张某某,男,4岁,北京人,荨麻疹反复发作2年余,每隔一两天发作一次,每次发作时表现为丘疹风团、连聚成片、甚则如掌大、瘙痒难耐,须服用西替利嗪等则可缓解,甚者每天发作数次。
初诊(-10-15):唇干、咳嗽有痰、喜俯卧、大便臭秽,无发热,荨麻疹发作频次增多、每四五次,均得服用西替利嗪等则可缓解,舌淡嫩苔白,食指指纹色紫、贯风关,处方:
神曲15g苏叶10g陈皮3g细辛1g
3剂,忌牛奶冷饮。
二诊(-10-19):咳嗽减轻、大便较多、多臭秽之物,荨麻疹每天发作两三次,舌淡嫩苔根部*滑有水气(甚为奇怪,如此幼小之体,怎有如此酒肉寒食之舌,细询其母,谓怀孕之时每天必雪糕冷饮等),食指指纹色紫、近风关,处方:归一饮,使生发之气增长,圆运动恢复正圆,元气修复,抗邪外出。
炙附子6g干姜10g炙甘草12g
细辛1g3剂
三诊(-10-23):荨麻疹每隔两三天发作一次,丘疹风团较小、如指大、不甚瘙痒、数分钟后自行缓解,处方:
炙附子6g干姜9g炙甘草12g7剂,每早一次。
随访:其母为本科护士,诉荨麻疹十数天发作一次,丘疹较小、面积很小、不甚瘙痒、两三分钟便可缓解。后因为小孩无法长期坚持服药,故暂停一段时间治疗。
按语:荨麻疹大多病因不清,西医有以过敏对之,其对此病认识还远远不足。这个患者仅仅4岁,并无过食生冷、受寒的病史,何以会出现舌苔水滑若此?若非就是传说中的体质所为?即使是体质,这种体质从何而来?大概还要从其母亲方面寻找原因。其母亲孕育之时,过食雪糕冷饮等日久,寒湿之*遗于胎儿。奈何孩提之时,本是至阳之体,元气尚足,元气自发性的驱邪外出,发在体表,西医称之为荨麻疹。
此时的治疗绝不能用“垃圾填埋法”对之,西医常用激素抑制其不发,缺乏中医的整体观。其实患儿的荨麻疹恰恰是人体元气的保护反应,是邪气外出,但又不能一蹴而,彻底出表的表现。这时候中医治病一定要善于因势利导,而不是和西医一样一味压制,抑制发作可能荨麻疹会暂时“好”,但反而会内伤脏腑。若人体的元气再次恢复抗邪之力,荨麻疹就又会复发,所以西医认为许多疾病是终身疾病,可以暂时缓解,但常常会复发,西医认为复发是病情变坏,但中医却认为是人体元气在抗邪,这是因为中医看的是人体的整体,西医目前只看到局部,从局部看当然是加重,这就是中西医的不同。而作为中医则要切记大制不割的道理。(“大制不割与中医”详见《元气神机—先秦中医之道》一书)
原创、用心、真中医
—良医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