荨麻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这个产业给庭院添绿,为村民增收,所有人都 [复制链接]

1#

近年来,漾濞县漾江镇荨麻箐村在村*总支的带领下,全村人因地制宜盘活房前屋后土地种植重楼,大力发展庭院经济,利用方寸之地作出了“大文章”。

熊丽娟家的庭院经济

来到塘塔佐村民小组熊丽娟家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大门,转过装饰精美的照壁,偌大的院子干净整洁,摆满了各式盆栽,遮阳网下三块葱绿的重楼长势正好。“这几片重楼地种了7年多,差不多有平米,别看面积不大,带来的经济效益却非常可观。”熊丽娟家去年采卖了20多公斤重楼籽,纯收入达2万余元,今年她家还准备售卖部分重楼根,预计收入能达到7万元。

熊丽娟是一位有20年*龄的老*员,在她看来,发展庭院经济可谓一举多得,既能美化庭院,还能增加收入,同时规避了产业单一存在的风险。村看村、户看户,这不,不少村民还特地到她家“取经”。

家住荨麻箐村民小组的李先元,家里有6口人,曾经因为缺乏技术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。“以前一家子的收入就指望着核桃和务工的微薄收入,根本没想过要盖房子,装修庭院。”李先元多年前上山挖过重楼,由于意识不足,都是连根带苗低价出售。当看到村里有人种植重楼获益,他也打起了种重楼促增收的主意。“我把挖来的重楼老根卖了,再把嫩芽种在院子里,通过几年的发展,规模已经达到了近平米。”

李先元满是憧憬

指着自家种满重楼的后院,李先元介绍,近3年他家采卖重楼籽和重楼根收入达10万余元,利用这部分收入,他家新盖了3间大瓦房,借着人居环境提升工程,他还绿化了庭院,砌起了院墙,换了新瓦……“现在我们脱贫了,重楼产业也逐渐有了起色,收入增加了,往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。”谈及今后生活,李先元满是憧憬。

李先元给重楼浇水

“为了打消群众的种植顾虑,村‘两委’班子认真做过市场调研。”漾江镇荨麻箐村民委员会主任李斌介绍,重楼属于贵重中药材,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,说到这,他还列举了24类含有重楼成分的药品。

近年来,荨麻箐村以“*支部+合作社+农户+建档立卡贫困户”的模式,由*总支部牵头,众丰种养殖合作社带动,因地制宜引导群众种植重楼。为了鼓励农户规模化发展,该村结合漾江镇“整乡(镇)推进”项目,对发展中药材种植农户给予每亩元的补助,调动群众主动性和积极性。目前,荨麻箐村种植重楼达多亩,产值近1万元。

熊丽娟家的庭院生机盎然

“虽然我们是小山村,村民收入在全县可是名列前茅!”李斌自豪地说,年荨麻箐全村户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元,比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足足高出近元。村民手头宽裕了,发展的信心更足了。“村里修路,群众都积极参与,很多群众还重视孩子教育,各家各户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很大的……”

如今,走进荨麻箐村,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在山村蜿蜒,一方方精致的农家小院掩映在浓密的核桃林中显得格外幽静,家家户户院落干净整洁,曾经闭塞落后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,变得村美、民富、人心和。

总编辑:杨欣常务副总编辑:林晓梅

副总编辑:熊贵才江静龙

责任编辑:杨桂清本期编辑:杨桂清夜翠生

本期供稿:杨桂清杨印品李惠赟

未经允许禁止转载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