荨麻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记忆中的ldquo哈拉该rdquo [复制链接]

1#
关于白癜风治疗药 http://m.39.net/pf/bdfyy/bdfyw/

白音诺勒文化总第三十九期

第39期

记忆中的“哈拉该”

□乌兰牧日沁

蒙古语地名,大都是在漫长的民族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民族文化历史“结晶”。这些地名承载着蒙古民族古老的生活痕迹,反映着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传统特色,散发着蒙古民族智慧的光芒,是万载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。不仅地名如此,有些植物的名字也起源于蒙古语,比如“哈拉海”。现行的资料显示,哈拉海,学名宽叶荨麻、麻叶荨麻,别名螫麻子、小荨麻。荨麻科荨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茎高40-厘米,四棱形,有蜇毛。所谓蜇毛,就是细密的短刺。“哈拉海”就是一个蒙古语音译词,本音应是“哈拉该”,烫手的意思。蒙古族先民们为什么要把这种植物以“烫手”之意命名呢?有资料是这样解释的,这种植物带有细刺,容易扎手,当时人们误认为被烫手,而称之为“哈拉该”。我认为这种解释中的“误认为”说法是不准确的。记得小时候,在我刚刚能带着弟弟跑到草甸子上玩耍的时候,母亲恨不得揪着我的耳朵告诉我,甸子上有哈拉该,蜇人,你们千万别碰哈拉该。开始的时候我还记着母亲的话,玩着玩着就忘了,跑着跑着扑到了哈拉该上,手上立刻就有被烫的感觉,而且越搓越烫,用嘴吹吹,就轻了许多。过一会儿就好了,也没什么了不得。回家的时候母亲追问“碰没碰到哈拉该”,我回答说没事,哈拉该不蜇人,就是有点烫手。结果被母亲严厉训斥,“那还不是碰了吗?咋告诉你们的······”我说打算下次带刀去,把哈拉该都割倒。结果被母亲更加严厉地训斥。母亲说哈拉该嫩的时候是很好的食物。次年春天,母亲采回来嫩的哈拉该茎叶,做疙瘩汤或焯了蘸酱吃,嫩滑而又清香,真的很好吃。现在想来,哈拉该烫手,是麻叶荨麻给人的真实感觉,不是“误认为”的烫手。是因为这种植物让接触它的人感到烫手,才被蒙古先民们称为“哈拉该”的。仔细琢磨,这种命名的过程,折射出了怎样的现实主义智慧呢。随着口语的演变,“哈拉该”逐渐被叫成了“哈拉海”。到了近代社会,哈拉海才有了学名和别名。然而不仅如此,有许多生长着哈拉海的地方或与哈拉海有关的地方,被起名为“哈拉海”,比如:哈拉海屯、哈拉海村、哈拉海镇、哈拉海*马场等等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